元明尚态
时间:2022-06-05 07:06:41
元代书法崇尚形态,集中体现在赵体上。赵孟頫推崇古法,注重传统,学习晋人,有意尽力摆脱元代现实环境的影响。他的字秀丽飘逸,清新高雅,脱尘出俗,虽然受到社会条件的局限,缺少唐书雄放之风和宋人率性之趣,但开启了一代新风,成为后来近五百年人们学习的楷模。
明代书法追求姿态变化,从根本上讲是受赵孟類影响的结果。明代初期,朝廷内外都写方正、整齐的“台阁体”(清代叫“馆阁体”)①即楷体,规规整整,讲求工稳,特别是将小楷推向了极致,加上朝廷推行程颢、程顾和朱熹宣传的唯心主义理学,规定文章一律要写起承转合的“八股文”,朱熹等人又极力否定苏轼、米带、黄庭坚的书法,不主张学习宋代人的书法,因而“台阁体”大行其道,风行一时。这就为明代人接受赵孟類的书法打下了广泛的基础,为形成学赵孟類书法、崇尚形态、重视功力的风气赢得了广泛的市场。文微明、董其昌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文微明先学沈周、黄庭坚,后来伤效赵孟類,上追晋唐,深取其法,终成旗手:策其昌坚持帖学立场,他虽然多次批评过赵孟頫,但也学赵孟相的长处,并为没有认现到越书的高妙之处而追悔莫及。这就清楚地看出,明代书法与元代赵孟额等在追菜学习晋唐书法上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当然,明代书法家多为画家,绘画很作重造型,因而在书法的结字上也很注意形体姿态,这是明代书法“尚态“的自身原因。另外,明代以前,书法家一般喜欢写手卷和册页,而到明代,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很多书法家喜欢写大幅作品和对联,往往将绘画的笔器移到书法作品上,这藏出呢了作品篇幅大、字体字型大而笔法不精、点画不清的字体姿态,这是明“尚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最新内容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