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画为什么要练书法?
时间:2022-12-14 08:04:09
书法和绘画的关系是中国艺术史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很多名家都有过论述。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这就是所谓的“书画同源”。早期的人类,用简单的符号和图形传递信息,在陶器上绘制鱼纹、蛙、鸟、花叶、人形等,这是最早的绘画作品,而最早期的象形文字也是用线条画成的一个个小画,逐渐演变成如今的汉字。图画与文字作为先祖们记事的工具,自是拥有相同的起源;而分别以图画和文字为基础而产生的中国绘画与书法艺术必也应有相同的起源了。对此,早在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也为我们做出了精辟的概括:“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古代很多宫廷里的工笔画家,画完画后都不落款,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书法不过关,拿不到台面上来。而事实上,如果书法不过关,在中国画的创作方面要想达到顶峰是非常难的。反之,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很多知名画家同时也是优秀的书法家,如宋代苏轼、王诜、米芾、宋徽宗赵佶、赵孟坚,元代的赵孟頫、倪瓒,明代的文征明、唐寅、徐渭、董其昌,清代的朱耷、金农、郑燮、吴昌硕等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艺术评论家陈传席曾经说过“写意画家如果不懂书法,永远也画不好,绘画格调也上不去。可以说书法功底有多深,绘画格调才能有多高,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一个都不例外。中国的写意画,如果有所谓捷径的话,那就是练字。”
那么,练字对画画有什么帮助呢?显然不仅仅是为了让你的画有个漂亮的落款,更主要的还是练习对毛笔的驾驭能力,让指腕筋骨肌肉在特定的弹性伸缩范围内得到训练。中国画的核心是笔墨,运笔的方法十分讲究,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骨法用笔”,强调用笔有力度,有骨气,心随笔转,意在笔先。具体说来即提按、顺逆、正侧、藏露、快慢等。用笔要沉着、痛快,讲究提按、顺逆、快慢、转折、正侧、藏露等变化。只有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运笔方法,如前所述,这其中的捷径就是练书法。我们知道,一篇书法通常是用同一书体完成,字形大小相近,在书写过程中,筋骨关节肌肉可以进行相对整齐而和谐的弹性伸缩运动,持续地训练,就能合理地运用你的臂力、腕力,你对毛笔的控制也才能得心应手。最新内容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