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网首页 > 书法风格 > 书法风格 > 书法家现状:抄书和手艺人

书法家现状:抄书和手艺人

时间:2024-07-03 14:02:44
近百年来,书法从文人的大众生活技能演变为小众专业艺术,而书法家则大多从文人蜕化为抄书的手艺人。
 
 
当代中国人大多对传统文化所知甚少,在文化界有很多人对这种人文素养的流失习以为常,把自己的无知归罪于别人的渊博。对于金庸小说中丰富的传统文化要素,葛红兵认为“金庸是炫耀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的‘贵族’,他迎合没有学问的人的学习要求,把诗、词、曲、赋这些古典文人的亵玩之物发挥到极致,半文半白的叙事语言,给大陆读者形成语体上的陌生化效果,以满足大陆读者的猎奇心理。”
 
 
 
书家中也盛行奇谈怪论。所谓的书家们大多缺乏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对文史哲知之甚少。对于传统诗词曲赋,自己不学,还讥笑别人学,鼓噪别人不用学。有人说当今人写诗文对联写得不好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不写,只抄录古人的诗文。他们确实想到了展示给公众的文艺作品,要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不过不知道他们否反思过,写得不好的诗词不要展示,写得不好的书法,为什么就可以招摇过市呢?理由恐怕就只有一个了,书家们都认为自己的书法将近达到了可与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比肩的水平。他们这样是“严于待人,宽于律己”,对于他人的诗词作品苛求质量,对于自己的书法作品却网开一面。不少书法展览中,会看到经常有观众义愤填膺,指责书法作品别字满纸,书家无言以对,这是书法家们的集体耻辱!
 
 
 
 
 
书家们又自视太高,觉得把字写得好看一点,就非常了不起了。二十世纪末,评选出了“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依得票为序分别是: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沈尹默、沙盂海、谢无量、齐白石、李叔同。这些大家,书法虽然是他们人生的重要部分,但是评其为书法家,只称颂他们的书法,是对他们的贬低,绝非尊崇。
 
还有很多国学大师,比如马一浮,他们的作品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启功先生曾说自己“无家可乘焉,”说书法和绘画只是自己的业余爱好,而教育才是自己的主业。沙孟海先生生前不乐意被人称作书法家,因为他首先是个学者。偏偏当下的一些书家,爱好轩轾前贤,妄言当今书法已经超越明清,真不知他们底气何来?
 
 
 
社会对于艺术家是不太公平的。文学家写作品,哪怕是区区二十字的五言绝句,每篇也都必须是不一样的,每次都是全新的创作。文学作品以字数论稿酬,书画家却以面积论润格。很多书法家有了一点点的风格和名气之后,便可以吃老本不断的重复自我,给张三李四王五都写同样的内容,结果大家都很开心,其结果必然是纵容了只会抄书的低能儿。不少书家知识结构片面,人文修养薄弱。堂堂书法教授,下笔白字,浑然不觉,不知句读,茫然无措;衮衮获奖书家,未娴小学,不谙文学,终身抄书,谬误百出。不少书家落款永远只会某某诗一首、词一首,连加几个字题写一句感想都力不从心,却丝毫不影响订单如雪片,润资滚滚来。
 
 
 
书法圈的人热衷于争名夺利抢帽子卖作品,静下心来读几本书,学习一点传统文化的人不多,抄书匠们真的是被宠坏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当下书法不衡量文化,只考量技巧,恰恰技巧难以量化比较。所以当书法家的门槛太低,导致官员和富商们削尖脑袋也要往书法圈钻,敢拿毛笔写汉字,再鼓捣几个人吹捧,三两下就成为著名书家,好不风雅,又可运作利益输送,财源滚滚。
 
当书法被从传统的国学土壤中剥离,按照西方学科体系和理论标准来衡量评判的时候,就被割断了“在地性”。表面上看,当下书法家们整天在写汉字,实际上是文化不高的一个群体,他们被抽走了精神内核,是一种可怕的“去中国化”,书法成为了行尸走肉,是很值得悲哀的。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花卉网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