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武侠气颇浓的古诗
唐·李白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短短的20字,阐明了李白心中对侠客的定义:重然诺,轻生死,勇武有力,不慕功名,而这也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理想人格。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贾岛一生凄苦,诗作也多是凄苦幽冷,然而这首《剑客》却写得极为豪放雄健,显示出诗人彼时对自己才华的跃跃欲试,希望做出一番功业。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
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
负尽狂名十五年。
从军疆场的壮志难酬令人怅惘,东南形势的忧虑情怀注满诗行。赋诗抒怀和仗剑抗敌是我平生志愿,十五年来完全辜负了“狂士”声名。
写下这首诗时的龚自珍,时年32岁,他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势,感叹自己虽有文才武略,渴望为国效力,却只能任凭光阴白白流逝。
唐·贯休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十四州。
满堂的花香熏醉了无数宾客,一把利剑横扫两折十四州。
此诗是晚唐诗僧贯休所作。贯休因避黄巢之乱,来到越地,将此诗献给吴越王钱鏐以求晋见。钱鏐一见此诗,大加叹赏。
战国·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失去故国的荆轲(小小的卫国早已被兼并),正在燕国作太子丹的门客。为阻止秦国的进攻,燕太子丹请荆轲谋刺秦王赢政。
这首诗便是荆轲去秦国前,所留下的慷慨悲歌。
秋风萧瑟,易水寒冽,壮士一去不复还,是一派悲壮苍凉。诗人要“探虎穴”、“入蛟宫”,无论怎样凶险,他也义无反顾。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
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
不拟回头望故乡。
弓箭沐浴着霞光,宝剑照耀着寒霜。剑起案列的秋风,驰马飞出了咸阳。
弓箭、宝剑、寒霜、秋风、骏马、咸阳,诸多意象的组合,让这首诗具有了武侠电影般的质感。
唐·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我就要凭借佩剑远行千里了,微贱的我冒昧地向您说一句话:战国时,曾在大梁做过门客的人,都没有辜负信陵君,我在武陵受到太守的提携,也决不忘记您对我的恩惠。
在此诗中,诗人一腔侠义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者可以看到颇有英雄豪气的诗人形象。